“刚开始种枇杷时,我的孩子还没有出生,现在我已经有孙子了。种枇杷、柑橘、橄榄,全部算下来,一年有二十万的收入,生活过得更好了。”在“三月白”枇杷林里,福清市一都镇善山村枇杷种植户陈文明一边查看着即将成熟、准备上市的枇杷,一边满心欢喜地向记者介绍着。
一都镇善山村漫山遍野种植的枇杷 东南网记者黎臻懋 摄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“击碎珊瑚小作珠,铸成金弹蜜相扶。”福清市一都镇是福建省枇杷三大主产区的核心区之一,被誉为“枇杷之乡”。这里的自然条件利于作物糖分积累,温热的气候加之充沛的雨量,为生产出高品质的枇杷创造了有利条件。
清明前后的善山村,已将春天融入了每个角落,到处充满新生的气息,更弥漫着枇杷成熟的香味。走进村庄,沿着盘旋的山路,沿途望去,不管远近,漫山遍野的绿意之中,均密密麻麻洒满白色、银色或黄色的斑点。这些看似树上长出的“花团”,实则是用于保护枇杷果实的套袋。套袋中,一颗颗成熟或即将成熟的果实静待上市。
陈文明和妻子穿梭在枇杷林间,采摘已经成熟的枇杷。东南网记者黎臻懋 摄
这段时间,陈文明特别地忙。他和妻子每日在枇杷林间穿梭,采摘已经成熟的枇杷。掀开套袋、顺势拧摘,配合剪刀修剪多余枝条,一颗颗成熟的枇杷被放入桶中。再用装订机把套袋封好,让未熟透的枇杷继续生长。三十多年的采摘经验,让夫妻俩的动作得心应手,流畅而自然、温和而高效。
“以前是真的苦,连饭都吃不饱。”陈文明说,三十多年前,还未种植枇杷时,由于偏于山林一隅,一都不仅交通闭塞,外出打工的人不多,连可耕作的农田也少,只能种些水稻和地瓜。村民尝试在山上开荒,种李子、橘子、青梅等,收成并不好,大家还是穷的穷、苦的苦。机缘之下,善山村村民陈依扬看到莆田许多人种枇杷,便试着引进几棵,没想到种出的枇杷味道甘甜爽口,于是加大种植,成了全村“第一个吃螃蟹的人”。
“那时,是由我开车,带大家(其他村民)到莆田那边买苗,也跟他们(莆田种植户)学习种法,交流经验。”对于陈依扬的大胆做法,陈文明十分看好,并开始了自己的摸索。经过一番努力,陈文明成为当地较早种植枇杷的专业户,也是带动善山村众多农户走上“枇杷致富路”的领路人之一。
如今,枇杷种植经验丰富的陈文明不仅在自家枇杷林里忙碌。在他的带领下,越来越多的村民、种植户,聚在一起,从定苗、施肥,到疏花、剪枝,再到采摘、销售,共同研究、共同学习、共同进步、共同收益。
新采摘的枇杷 东南网记者黎臻懋 摄
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,福州市扶贫工作组来到一都,调研得出一都的地理自然条件特别适合枇杷生长。有了实践案例和理论基础,当时的一都镇党委、政府打开发展思路,指引大家广泛种植枇杷。90年代初,因为枇杷产量少,第一批上市的枇杷卖到一斤十二三元,枇杷成了村民眼中的“黄金果”,很快就迎来了“全民种植”的热潮。
由原省、市扶贫工作队从浙江引入第一代“红袍枇杷”种植,再到第二代嫁接品种“大钟”“解放钟”“早钟6号”……“一都枇杷”逐步成型。果大、色艳、肉厚、汁多、味美的枇杷引得农民广泛种植,成为上世纪一都镇群众脱贫的特色农业产业。
但是,从脱贫到致富的过程并非那么顺利。几年前,一都枇杷产业发展也曾出现瓶颈。因为品种单一、专业化程度低、缺乏发展规划等原因,导致枇杷种植效益不高。针对出现的问题,我国龙眼枇杷学科领军人才、福建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首席专家郑少泉加入了一都镇“枇杷智囊团”,开启了“点对点”的科技帮扶模式。
陈文明查看枇杷长势 东南网记者黎臻懋 摄
陈文明再次成为“先锋”,积极响应专家建议,在自家林中开始种植国内最新的“三月白”“早白香”等引进品种,亲力亲为,悉心照料着果树生长。“省农科院的专家、当地党委政府,都对我们很关照,组织技能学习、种植新品种、去其他地方调研交流等,我都有参加,一定要种出最好的枇杷来。”
“你们快点尝尝,白蜜枇杷真的很甜!”陈文明介绍,“三月白”(白蜜)是较早开花结果的枇杷品种,果肉细嫩,口感清甜爽口,但因不耐储存运输,且改良推广时间不长,目前种植面积不大、产量不多,近年来在市场上十分抢手,价格可卖到每斤三十元以上。
“虽然用什么药,实际影响差别不大,但我们宁愿用好的。”陈文明说,在种植枇杷这件事上,尤其是在病虫害防治方面,他用的是贵的、影响小的杀虫杀菌剂。况且,他不仅对自己种的枇杷要求严格,同样也倡议其他种植户这样做,保证最佳的枇杷品质。
陈文明(右)和其他种植户讨论枇杷生长情况 东南网记者黎臻懋 摄
2021年,陈文明被评为一都镇枇杷产业发展十大领军人物。他的“白早钟3号”在第四届福州(福清)枇杷节的开篇活动——一都乡村论坛暨新品种枇杷品鉴会上,被评为“榜眼”。多品种枇杷的经营,也让当地人增加了收入,让枇杷从“脱贫果”成为实实在在的“振兴果”,年入二三十万元的村民大有人在。
“前几天,我还和大家一起讨论了即将开始的枇杷销售环节。”陈文明说,因年初气候较为干旱,近期雨水突然增多,枇杷吸收水分过多,导致部分枇杷果表皮开裂。大家担忧枇杷会因“卖相”不好影响价格。为此,陈文明辗转各户村民的枇杷林,查看长势、了解分析市场情况等,为接下来的“销售战”做了周全的准备。
目前,一都镇枇杷种植面积达5万余亩,年产量3万多吨,占福建省的五分之一、全国的三十分之一,产值超六亿元。“一都枇杷”成为享誉国内外的福建省名牌农产品,荣获“绿色食品”标志和国家地理标志。
套袋里即将成熟的枇杷 东南网记者黎臻懋 摄
此外,这些年,在一都镇党委、政府的推动下,当地引入了智慧物流。这也让陈文明当了回“新农人”——在女儿的帮助下,他尝试着借助电商售卖枇杷,把新鲜的果子送到全国更多省市。村里的不少村民,也在积极学习电商知识并加入“枇杷+互联网”计划。
眼下,收获季即将到来,枇杷林又将迎来大丰收。漫山遍野的“黄金果”装点了山林风光,带给人们舌尖享受的同时,鼓起村民钱袋子,为当地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。
东南网出品
总策划:曾武华 许上福
策划:王祥楠 林雯晶
监制:许上福
记者:黎臻懋 袁琳敬
责编:林瑶 李雅兰
海报:林睿
X 关闭
- 1、山海人家·共同富裕的故事|一都“文”名,枇杷上新,“黄金果”鼓起善山村钱袋子
- 2、京东电脑数码7856元即可入手尼康相机变身赏花Vlog博主不用等_当前通讯
- 3、阿里云大模型研究成果亮相 “通义千问”开启企业邀测|世界消息
- 4、焦点快报!山东组织实施招聘“三高”计划,全面加强与央企人力资源协作
- 5、南通亚伦16.5亿元摘得西安高新区一宗宅地 溢价率15%
- 6、从北京到广州,甲流肆虐一月余,奥司他韦为何还一药难求?
- 7、北京完善中小学岗位设置 速递
- 8、焦点消息!A股2023年首份一季报来袭
- 9、全球聚焦:金字塔的建造者其实另有其人?这张4500年前的图纸就是答案
- 10、天天讯息:苑东生物:融资净偿还508.05万元,融资余额5347.92万元(04-06)
-
商务部:1-2月旅行服务进出口2094.3亿元,增长39.8%|全球资讯
其中,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2438 5亿元,增长11%;出口增长较快的领域是保险服务、金融服务、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,分别增长38%、19 1%、15 8%。
-
东莞居住证查询公众号_东莞居住证查询
1、查一下你的居住证正面的“现居住地”在哪里,是东莞市樟木头镇。可以直接携带居住证到樟木头社区,现场查询自己居住证办理的
-
4.5% 的环比增幅领跑全国,今年一季度广东省科创板企业平均专利申请量达 408 件 环球时快讯
文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丁玲图 受访者提供回望今年第一季度,共有9家企业成功登陆科创板,科创板企业累计达到510家。与此同时,上市企业的整体
-
每日看点!铁树果子可以吃吗?
多阅读长知识铁树的果实我想是不能食用的,它是含有一定的毒素的,食用过后会产生一种神经毒素,会诱发肝脏肿瘤和骨髓萎缩,所以不可食用,还
-
宗校立:ADP弱于预期,这是个不好征兆!|世界热消息
【校立观点】昨晚2015分美国劳工部如期公布3月份ADP就业人数数据结果为145万低于前值242万也低于预估值20万传递出一种偏弱情绪对于这个数据其
-
最新消息:周六去黄龙看超级杯前,先来看看冠军奖杯长啥样
周六(4月8日)晚,中国职业足坛新赛季首战——超级杯将在黄龙体育中心打响。为激发球迷的观赛、参赛热情,传承足球精神。4月
-
世界速递!4月亮相:徕卡有望一次性发布三款新品
徕卡官方发布海报,宣布将在4月15日推出相机新品。徕卡很可能会在近日推出发布传闻已久的Super-APO-Summicron-SL+21mm+f+ +2+ASPH镜头。前段时
-
可口可乐、雪碧大促:比商超便宜26元 不到2元/罐
可口可乐、雪碧大促:比商超便宜26元不到2元 罐
-
环球短讯!精工钢构:一季度新签合同累计金额55亿元 同比增23.4%
精工钢构(600496)4月6日晚间公告,1-3月,公司(包括控股子公司)共新签合同114项,累计合同金额55 0亿元,较上年同期增加23 4%。1-3月,公司钢
-
芬兰加入北约后,北约秘书长:成员国同意瑞典应尽快加入|天天热消息
中新网4月6日电据路透社报道,芬兰于当地时间4日以“史上最快”的速度加入北约后,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表示,北约成员国同意应尽快让瑞典成